22岁的赵伟伟今年7月刚刚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在他的同学们都忙着考研、找工作的时候,他却一个人悄悄住进了医院。
7月12日上午,在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赵伟伟成功捐献262毫升造血干细胞,为身处病痛中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他也光荣地成为南京市第155位、栖霞区第20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部部长刘文华,栖霞区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丁彤到现场看望慰问,并对他的大爱之举表示感谢。
据了解,赵伟伟在读大学期间就热心公益,经常与同学相约无偿献血。2021年10月,他在南京市血液中心捐献血小板时,采血护士询问他是否愿意在采血时多留8毫升的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由于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献成分血类似,对身体健康无影响,而且还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赵伟伟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一年后,赵伟伟就接到了初配成功的通知,并进行了高分辨采血配型,但最终却因为患者病情变化未能实现捐献,这也成为他心中的一个遗憾。后来,在和同学相约一起去献成分血时,赵伟伟给同学普及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动员同学也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多一个人入库,就多一份救人的希望。”
2023年的3月,当再次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时,他的内心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终于又可以帮助到别人,忐忑的是会不会再生变故不能实现捐献。“我很开心,这次一切都很顺利,终于可以捐献救人了。”7月7日下午,栖霞区红十字会为赵伟伟举办了简短的欢送仪式,并由工作人员将他送到中大医院办理入院。
7月12日12时30分,随着采集完毕,262毫升的“生命火种”由专人送到患者所在的医院。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有人需要你捐献,但是你的善举却为患者的世界增添了一丝生的希望。”赵伟伟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