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为切实解决老年居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社会层面的温情关怀,更需要精准化的服务举措。迈皋桥街道党工委联合社区积极探索助老服务新模式,增强老年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实现助老“零距离”,服务“有温度”。
联办联供,延伸服务触角。为了做好对老年群体的服务工作,发挥辖区党建联盟圈作用,打造红丰爱心驿站,每周一由联盟单位轮流承包驿站便民活动,开展理发、缝补、家电、法律政策咨询等服务,让老人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到各类生活服务。链接服务资源,激活多方力量,充分利用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联合社区党员志愿者每周对60岁以上的老人按照年龄段区分,开展不同频次的上门巡访服务,扩大养老服务半径,延伸养老服务触角,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
群策群力,增强老年自主性。为丰富老年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引导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社区组织老年居民开展“我最喜爱的文体活动”投票评选,按照选出投票排名前两位的兴趣需求,组建合唱团、太极队,居家养老,吸引不少文艺爱好者加入其中。深挖具有一技之长的居民,带领大家于每周二、四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引导老年群体展示自我风采,焕发精神活力。鼓励居民间互帮互助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一道靓丽风景,又是社区基层治理、居民自治的又一新举措。
认知体验,突出重点关怀。为老服务是一项长期而又基础性的工作。近年来,认知症已成为老年群体健康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在初期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而早期的干预、训练、照护是治疗的重中之重。为推动老年居民对认知症的了解,街道打造南京首家认知症社区体验馆,馆内汇集认知症早期筛查、科普体验、就医指导、照护者支持、志愿服务、培训学习、公益倡导等全方位的认知症关怀服务功能,旨在提高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质量,共同营造包容有爱的老年友好社会氛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下一步,迈皋桥街道将继续关注老年群体的所思所虑所盼,结合网格化管理为老年居民提供更具针对性、精准化的服务,用丰富的供给、完善的措施让更多老年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心与关爱,守护一片最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