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栖霞区被中国残联确定为全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先行先试地区,为栖霞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带来了温暖与希望,也为全社会的孤独症关爱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完善政策保障,凝聚工作合力
2023年10月,栖霞区被确定为全省孤独症全程服务试点地区。建立起以区政府残工委主导,区残联、区卫健委、区教育局等13个部门共同协作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沟通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确保试点工作各环节无缝衔接。
区政府残工委出台《栖霞区孤独症全程服务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区卫健委和区残联共同出台《南京市栖霞区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工作方案》,将工作重点前置,推动实现孤独症患儿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区残联、区教育局、区卫健委和区妇联共同出台《栖霞区“医康教”融合工作实施方案》,将康复服务延伸至中小学幼儿园和托育机构,让孤独症儿童在更多场景得到关怀与康复支持。
优化服务网络,探索特色路径
提升筛查质效。依托栖霞区妇幼保健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工作。研发“栖小康”孤独症快速筛查小程序,组织全区63名资源教师开展培训,有效实现栖霞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在校生孤独症筛查。2024年共筛查159所学校约9万人,新增孤独症儿童56名,现全区适龄儿童孤独症普筛率达到97%以上。
推进康教融合。持续5年开展“送康入校(园)”服务,为129名在校(园)孤独症儿童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将康复训练融入孤独症儿童日常教学生活,实现学习和康复训练深度融合。指导佳佳幼儿园申办为全市唯一的幼儿园定点康复机构,打造孤独症儿童全程关爱服务新载体。栖霞区残联从2019年开始,每年专项拨款20-40万元用于融合教育学校资源教室建设,现共投入140万元建设资源教室45间,其中2024年新建资源教室7间,为随班就读孤独症学生在校接受融合教育提供空间支持。
引导多元投入,营造关爱氛围
以特色活动扩影响。成功举办2期“栖栖雏燕”孤独症儿童研学营,提升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发布原创孤独症主题歌曲《不再孤独》,呼吁全社会提高对孤独症群体的关注、理解和接纳。
以专业支持添助力。筹建“栖霞区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和“李拉教授工作室”,依托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孤独症专业师资力量,为区域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教学提供专业支持。栖霞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省级课题《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功能特点及干预策略研究》被大力推广,为融合教育学校提供专业引领。
以充足资金强保障。通过部门项目经费调剂,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2024年共投入531.4万元用于孤独症筛查、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救助、“送康入校(园)”服务、孤独症研学营、资源教室及马术疗愈基地建设等。
栖霞区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持续深化“医康教”融合服务体系,在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机制、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为全国推广开展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提供“栖霞经验”,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环境,为“星星的孩子”点亮更加璀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