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栖霞区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探索“物质+服务”的服务类救助新路径,为困难群众撑起一片蓝天。
救助服务探索不断深化。强化数据赋能。栖霞区设立救助服务调度中心,打造以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驻区高校等为成员单位的社会救助联合体,整合救助资源,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实现“区—街—社”三级联动,畅通社会救助服务渠道。打造服务品牌。栖霞区全力打造“栖彩帮扶”救助服务品牌,引领带动全区救助服务工作开展。按照救助服务目标,将困难群众细分为七类,经深入评估后,将救助服务精细划分为四级,进一步提升了救助服务的精准度,有效提高了困难群众的满意度。丰富服务资源。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内的困难群众,栖霞区引入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推动全区社会组织快速发展,服务领域、服务项目、服务类型实现全域覆盖。同时,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各方优势,充分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多方合作与救助服务创新。
救助服务体系持续完善。2024年,栖霞区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分群分级服务类救助工作实施意见》《栖霞区政府购买救助服务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建立多部门协同合作机制,通过区社会救助联席会议促进信息与资源共享,各部门、各街道形成高效工作格局。丰富救助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栖霞区积极整合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救助服务。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梳理有资质、有能力承接服务的主体清单,并与救助对象的服务需求进行精准对接,实现了救助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时,栖霞区还建立健全了多部门协同关爱机制,为救助对象提供更为全面的救助服务。加强救助服务队伍建设。栖霞区出台《救助小管家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全区配备了200多名救助小管家。建立救助服务项目监管机制。栖霞区推进服务类救助流程规范化建设,从服务组织资质到服务效果评价进行全程把控,创新“需求发现—评估—承接—监管—反馈—优化”运行机制,积极打造“多方协同、六步闭环”模式,对服务项目进行全程监管。
下一步,栖霞区将继续聚焦服务类社会救助,让服务就近就便,让幸福可感可及,让民生更有温度。